临沂武术学校讲下肢本体感觉的康复训练。 柔道比赛中各种技术的运用都是以破坏对手支撑面的稳定性来创造并获取进攻机会的。因此,如何控制好自身身体重心并破坏对手的重心平衡是柔道运动员技术运用的关键环节。身体重心的变化和控制与下肢本体感觉和关节肌肉稳定性紧密相关。Hogervorst等发现后交叉韧带损伤断裂后所产生的关节运动控制能力、姿势校正能力及平衡维持能力等的下降是由于韧带断裂后机械平衡改变和感觉传入缺失引起的,其中本体感觉缺陷可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肌力训练可以恢复一部分受损的本体感觉,但相当一部分本体感觉的恢复需靠特殊训练才能获得。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可分为四个阶段:最初阶段进行重心转移、关节角度回归等练习;第二阶段以平衡练习和闭链练习为主;第三阶段增加难度以进一步刺激关节周围本体感受器;最后阶段加入慢跑练习,并逐步增加侧向跑、变向跑等,以促进运动员重返运动场。在本研究中,从第8周开始引入专门的下肢本体感觉训练,采用屈膝单腿站立、平衡垫双腿站立、时钟训练、台阶训练、屈膝三点水、平衡垫单腿站立、多向弓箭步蹲、绳梯脚步练习等训练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训练的研究已证实,在术后第3~6周开始酌情增加本体感觉训练即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提示对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本体感觉训练可适度提前引入。 针对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过程,设计了一个为期16周共三个阶段的康复体能训练计划。第一阶段以恢复左膝关节活动度和左下肢肌肉围度的训练为主;第二阶段以发展左膝关节本体感觉和稳定性,提高左下肢肌力和耐力的训练为主;第三阶段以大幅度提高左下肢肌力、本体感觉和平衡能力的训练为主。通过16周训练,运动员左膝关节活动度、左下肢肌肉围度恢复显著,与右侧相比几无差异;左下肢平衡能力明显提高,与右侧差异缩小至13.6%;左、右侧膝关节屈伸最大力矩显著提高,但左膝关节屈伸最大力矩与右膝相比仍相差28.6%和30.4%。虽然左腿的力量和本体感觉训练仍应继续加强,但运动员已能够无痛慢跑,并进行垫上专项基本技术的训练,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康复体能训练方案训练效果比较理想,可以确保运动员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4个半月达到进行专项技术训练的要求。 更多关注:临沂武术学校 山东武术学校 |